最近對於過度氾濫的『時尚』兩字感到相當混亂。
在某一次定裝提案中,客戶抱著右胸,直說她心臟快要停掉,猛批造型服裝不『時尚』,活像五分埔......。又聽說某某廠商開發出了新型筆電的「外觀圖案」,其設計好比 “LV”,廣告應該訴求這是筆電類的『時尚』精品......。問其他人,甚麼叫『時尚』,有人說喝紅酒配cheese很『時尚』;有人說服裝搭配很好看是『時尚』;有人說走在流行尖端是『時尚』;有人說生活得自由自在是『時尚』;還有人說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屬『時尚』......。
剛好在這學期的一堂課裡,拆解『時、尚』兩字,並釐清定義是功課之一。『時 . 尚 . 流 . 行 . 風 . 格 . 個 . 性 . 質 . 感』...,這些字詞有很多部份的重疊、矛盾和差異,每一種組合也都產生不同程度的詞義。
我只是在想,有時候要求服裝造型,「舒適飄逸的上衣搭配合身的短褲」難道不比『時尚』兩個字明確得多。某些商品設計,「有個性」「有風格」這樣的形容詞,或許還強過『很時尚』。
凡事只要披上『時尚』外衣,就能在街道上逢人化緣,到各處撞騙招搖。
9/29/2008
假時尚比假和尚還要多
3/31/2008
Line Drawing by Susan Stockwell
幾條紅色綿線,幾張泛黃的宣紙,就連成了一個城市的脈絡。Susan Stockwell 這位來自英國的藝術家,曾在2007年進駐台北國際藝術村,在台北的生活經驗也轉化為牆上穿梭連結的血脈網路。

2/20/2008
1/19/2008
1/12/2008
www.drjoy.com.tw
歡迎來到 Dr. Joy 虛擬網站。 當你點擊 Dr. Joy 門牌後, 會進入 Dr. Joy 診療所的長廊, 你會看到好幾扇門, 有腸胃科, 腦科, 精神科, 無病呻吟科......, 你可以任選一道門進入...
進到門內, Dr. Joy (喬伊醫生) 會親切的跟你打招呼, 並且在螢幕上會出現一個小框框, 讓你輸入你的疑難雜症, Dr. Joy (喬伊醫生) 會在他的病歷表上若有其事的紀錄...
喬伊醫生很喜歡喬裝, 每一次在每一扇門後, 他都會有不同的裝扮, 假裝診所很專業, 很有規模, 但從頭到尾, 這都是一人診所。
診斷過後, 其實你根本不病也不痛, 只是發發牢騷..., 喬伊醫生給了你一堆亂七八糟指示 (例如 : 起立原地轉30個圈圈. 學小狗叫. 閉嘴. 打自己巴掌......) 之後...會出現可愛護士, 端出一瓶 Dr. Joy, 要你按時飲用。
當然, 網站內容不只這些。在螢幕上方還會有 / 關於Dr. Joy / 我們的水 / 問診室 / 病例室 / 水聊室Q&A。
請點選 / 我們的水 /, 讓我們為你介紹 "Dr. Joy - Spring Water "
後記 : 關於 Dr. Joy 其實還有很多想像空間和操作方式, 像是 / 病例室 / 裡, 其實就是廣告影片播放室。先前在課堂上有先描述影片的大致架構: 影片中永遠會有散漫的喬伊醫生和可愛護士, 以短篇影集方式拍攝, 每一集會出現一個不同的病患, 向喬伊醫生發問, 而喬伊醫生提供的解決之道, 永遠都是荒誕不羈, 或假裝在聆聽, 其實已經打起瞌睡...。影片結局都是可愛護士端著 Dr. Joy 瓶裝水出現, 配上喬伊醫生一句 " 你很好, 你只是需要補足水分 ", 結束。
Dr. Joy 跟大家問好!
如果, 有一個品牌, 能提供這樣的利益; 如果, 我們的消費者是這個族群; 如果我們得到這樣的Consumer Insight; 如果, 如果..., 這是我們的品牌定位:
我們要怎麼操作這個 Brand......
來找 Dr. Joy 吧!!! 讓 Dr. Joy 為你排除你的疑難雜症
如果你四肢健在, 沒啥大礙, 只是疑神疑鬼, 自怨自艾..., Dr. Joy 就會送你這一句話

Dr. Joy 提供的不只是來自宜蘭的"天然冷泉水", 還有當地最具特色的"氣泡式礦泉水", 更值得一提的還有"維他命 C 發泡錠礦泉水系列", 口味分別是櫻桃. 橘子. 檸檬。 小片狀的維他命C發泡錠以傳統藥包型式包裝, 附在產品瓶身上, 飲用前只需將發泡錠丟到礦泉水裡, 發泡溶解後即可飲用。
12/16/2007
來點上標油
讓時間回到西元1936年......, 當時, 在中國廣東的汕頭鎮, 發生了天災, 導致經濟和生活結構崩解, 居民們被迫離鄉, 其中有些人甚至跨海移居到泰國。
這一群中國移民中有位唐連雍大夫, 在因緣際會之下, 將他一身中國醫藥智慧和技術傳承給一個叫"Boonchua Eiampikul" 的小男孩, 這男孩學成後研發提煉了一種藥草精油, 就成了今天的"上標油。
Boonchua 的爹叫做Oui Yong "Siang" (歐陽"上"), 原本的"Boonchua Liguified Oil, 以父之名命名, 成了"Siang Pure Oil 上標油"。而這個老公公圖像, 成為上標油標誌。
原本這只是個小家族事業, 有人預訂才提煉製造.., 後來與Chakrintr Limited Partnership 合作, 才變成了量產, 漸漸轉型為國際性公司。"Boonchua" 也改成了較容易發音的"Bertram", 就是今日的"Bertram Chemical (1982) Co., Ltd"。
在亞洲地區, 尤其是東南亞, 因為悶熱, 容易中暑; 又因為潮濕, 容易滋生蚊蟲; 加上生活困苦, 大量勞動造成筋骨酸痛...。所以, 像上標油這種能治暑熱, 蚊蟲叮咬和頭痛頭暈. 緩和酸痛的藥品, 幾乎成了民生必需品。
上標油的藥材成分主要是: 薄荷. 樟腦. 丁香. 桂香。
產品有精油. 藥膏. 呼吸用的涼涼棒。
上標油另一個特點就是包裝輕巧, 容易攜帶, 而且價格不貴, 很多人出遊旅行都會隨身攜帶。光是在泰國當地就有超過6,000個販售點, 現在在很多國家也都能買到, 亞洲地區有香港. 新加坡. 越南. 菲律賓. 馬來西亞. 台灣. 日本. 中國大陸..., 阿拉伯國家, 甚至美國, 和歐洲國家都有。
因此在廣告和促銷上, 上標油顯得相當積極資料來源:
http://www.siangpureoiloriginal.com/eng/news/media.htm
http://www.bertram1982.com/index.htm
小小心得:
在藥品纇和食品類別裡, 經常見到使用人物肖像作為商標識別, 或許能夠取得消費者較多的信賴感。 其實不只商標, 很多店面或小吃攤都直接以店老闆名稱命名, 為了博取親切感。 時尚產業裡更直接以設計師名字為號召..., 很多廣告表現也都請來代言人, "人對人"還是一種最基本. 最直接的溝通。
